Category Archives: 闻乐飘香

:::::【闻乐飘香】迷流铁海 :::::

      已经记不得,我是何时何地发现了KEANE,那首A Bad Dream一直默默地躺在Media Library的一角,直到有一天,我重新发现了它。
      看了The O.C.第四季的第一集,当Summer向Seth告别之时,熟悉的旋律从背景中流泻出来,我一定在哪里听过这首歌。终于KEANE被我找到了。现在想来,每个我喜欢的Singer或Band,其实都有一番独一无二的被我发现的经历。

大西洋底来的人

      KEANE和其他许多英伦摇滚乐队一样,又有着大西洋的孤岛上忧郁的情结。然而,KEANE很特殊。摇滚向来是吉他和贝斯手的天下,然而KEANE没有吉他,没有贝斯,却多了一架钢琴。他们简单到了让人提心吊胆的地步。他们同传统的决裂如此直白以至于需要大动干戈来转换意识。在不列颠岛大刮复古风的今天很难想象一支没有吉他的乐队如何立足?
      也许,这正是我所欣赏的摇滚的独立精神,曾经那个在Hope and Fears中所表现的忧伤的吟唱诗人,如今已蜕变成了决绝的漠然行者。正如新专辑的名字Under The Iron Sea,所有的歌曲都有意无意地沁透出一股铁绣的味道,寒冷,却步。(曾经饶有兴趣地在中文版上市之前,翻译这张专辑的名字。个人觉得“迷流铁海”比正式的“深海之音”要好,这是题外话。)
      英伦华丽摇滚之风起于绚烂,发自孤清,直至糜烂,悲情仿佛是一根草绳上的结,鳞次而挥之不去。Keane的确继承了Rideohead甚至是Suede以降的华丽与哀思之风潮,但赋予了更沉稳的姿态。从第一首Atlantic开始就预示了低调灰暗的格局,忧郁的键盘及沉稳的鼓声构造出一个超长的引子,仿佛热带风暴前的低气压,主唱Tom Chaplin的声音从远山传来,犹如一团黑云席卷,缓慢然而强力。此时我仿佛有种从海面下沉的感觉,铁海之下是一片黑暗。

他们连黑暗都带着希望

      “他们创造了一个无法穿破的固态海洋、错落的神话世界,迷惑与麻木交集的感觉,制造了一个走进最黑暗世界的音乐旅程。为了表达这一切,他们创造了全新的声音,加入旧式的电钢琴、多样化的模拟合成器声效、幻变成类似古老吉他的声音,制造出扭曲的巨大声墙。”– Anonymity

      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明白为什么哦),是KEANE给了我力量。A Bad Dream流露出的唯美的忧伤是我最喜欢的,它描绘了告别低谷时的真实情感。其灵感竟然来自于我最为崇拜的爱尔兰诗人叶芝,他的那首《An Irish Airman Foresees His Death》。那个以“投出冷眼/ 看生,看死/ 骑士,策马向前!” (Under Ben Bulben)为墓志铭的伟大诗人,给KEANE此番茫茫铁海之下的探索指引了方向。
      主题旋律Under The Iron Sea作为隐藏曲目,藏匿于Put It Behind You,缥缈的旋律夹杂着铁海弥漫的暗流,有种隔世之感。
      尤记得Coldplay曾用X&Y密码委婉而又深刻地抨击国际贸易的黑幕,和这些同僚不同的是,KEANE的迷流铁海直指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难以言表的深海之音,邪恶又充满故事性。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和Tom纯净唱腔如同涓涓细流平静祥和的流淌在错综复杂的血管里,游刃有余的收集着我们因聆听而产生的各种情感,那是一种不自觉地自省。

      仔细聆听,沉郁的黑暗,其实带着明亮色泽,带着希望。“有没有试过裸体穿上皮衣的那种陌生皮肤接触感?冰凉维持一下下,接着是密不透风的暖!”KEANE的音乐,在不经意透露的忧郁气质中,有一种沉淀后的内敛成熟,更让我感受到持续很久的温暖。

P.S. KEANE的这张Under The Iron Sea去年就已经在英国上市。早就想写些什么,而之所以现在提笔,是因为经历的高三之后,默然地有了更多心灵的契合。

 ——————————————————————————
☆☆☆☆☆ 近日更新版块:1)淘碟记 ☆☆☆☆☆
建议使用 http://jeremy-gu.spaces.live.com/?mkt=en-uk 浏览本网页。

:::::【闻乐飘香】Who’s Josh? :::::


       一个
23岁的洛杉矶男生,
       一段不平凡的音乐旅程。
       幸运也许无法改变别人的命运,
       但它却改变了
Josh的命运。
       成名也许会褪去别人的真实的本性,
       但它却不会改变
Josh真诚的笑容。
       一个卷发、喜欢在家看动画片的男生,
       一个隐藏了翅膀的音乐天使。

       1981年2月27日,有天使之城之称的Los Angeles迎接到了一个真正天使的来临——Josh Winslow Groban。Josh小的时候是一头金发,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那时他的头发非常直顺! (简直像戴了一顶发光的小帽子……)
       也许是对音乐的天性,也许是因为经常同父母一起去看音乐剧,Josh渐渐对音乐剧产生兴趣,并从那时就开始萌生要表演音乐剧的愿望。Josh第一次接触歌唱训练时正在Los Angeles郡立艺术中学念书,那时他7年级,12岁(在一个访问中,Josh被问到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可以唱歌,Josh想了一下说:“淋浴过后”)。但随后训练就中断了2、3年,因为Josh转校了。 
       使Josh 开始重视自己演唱天赋的契机,是他参加名为Interlochen Arts Program(1962年创立于密歇根,是美国首家致力于年轻艺术人才培养的独立音乐学院)的音乐夏令营。Josh自己回忆:“我于是开始了演唱训练课,我对音乐剧非常感兴趣,而且我有很漂亮的男中音(附和:就是!完全漂亮!),所以我就开始在学校的活动上表演。”  
       命运对Josh十分眷顾。98年的时候,Josh意识到他有一个机会来展示他非凡的声线——那时他的发声指导教师认识David Foster。“有一天David打电话给他(Josh的发声指导老师)说急需一个可以在加州州长就职仪式上演唱的歌手。”Josh如是说。
       于是Josh的音带送到了David手上,David选中了Josh。一切都顺理成章,好象从不存在别的可能一般。在加州州长的就职仪式上,Josh演唱的是安德鲁•韦伯著名的《歌剧魅影》中的“All I ask of you”(想象中……Josh唱这首歌一定非常好听),同时David也把Josh记在了心里。
       随后Grammy的事情证明了这点。关于Josh的故事里,有很多幸运和偶然,但是每件事又一环扣一环,变成了一种绝对和必然的进程。就像Oprah在节目里和Josh所说:幸运的来临也是需要准备的,有准备的人才可能得到机会。
       99年Grammy彩排的那天是Josh心中永远的“Amazing day”。
       就职典礼后不久,Josh意外地接到David的电话。原来在Grammy 上Celin Dion要和Andrea Bocelli合唱一首”The prayer”,但是彩排时Bocelli却因航班问题无法到达,所以Celin需要一个歌手和她对唱,而David在这时想到的是Josh,尽管那时他还只是个高中生。Josh后来回忆说,他最初拒绝了David,因为Josh认为歌曲比他的音域高太多,他觉得他的歌唱事业也许有天会有所突破,但并非这个机会。这首The prayer其实是David的作品,曾经在Celine Dion和Andrea Bocelli的专辑中出现过,可以说几乎是为他俩量身订做,所以男声部分的歌词都是意大利语,这对于Josh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但是David没有放弃,他第二次给Josh打电话时,Josh也经过了考虑,最终答应了。于是David将歌词Fax给Josh,几个小时的练习之后,Josh就要面对人生中重要的一个时刻了。为了更好的了解当时的情形,我们不妨分别听听Josh和Celine两个人的叙述。
       Celine在接受ABC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说,她看到Josh的时候心想:原来是个小孩。她回忆说Josh几乎想要回头就走,一副被吓坏的样子。她于是问道:“你会这首歌吗?”Josh回答:“我想……是的。”但是当他接过麦克,开始演唱,“It couldn’t be any more powerful than that”,Celine说。
       而Josh自己在The Oprah讲起那天的事,好象在说他昨天的经历(他一定也经常在脑中回味吧?)。因为Josh没有拿到通行证,所以警卫不让他进去,Josh只好说自己要和Celine Dion一起排练。完全可以想象,警卫的确很难相信,眼前这个卷头发的高中生居然说自己要和一个超级巨星一起演唱,这太像一个玩笑了,而且这不是歌迷见面会,是Grammy的彩排!!据说是Josh的爸爸和警卫交涉成功的,总之他们最后进入了会场。但一切都和Josh之前料想的不同,David告诉他不会有别的人到场……但是他看到了Madonna,Aerosmith还有Puff Daddy……他就是要在这些人面前和Celine Dion一起演唱。Josh自己也说他上台的时候的确很紧张,甚至在发抖,但是Celine对他非常好,告诉他不要紧张,并指导他的意大利语发音。总之那天对他来说是特别的,美好的。
       Josh的爸爸用私人摄象机拍下了这段珍贵的资料,在ABC电视台在02年的20/20节目播放的片段中,Josh真的显得很紧张,他左手僵化地举着歌词,但是他都没怎么看,都是Celine在看(呵呵,Josh果然”秀外慧中”,几个小时就把意大利语搞定了!)。
Josh的声音还吸引了当时在场的另外一个人,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Oprah,她称Josh为唱歌剧的男孩(Opera boy),并邀请Josh录制了她的节目。Oprah也可以算是对Josh有知遇之恩,所以在前不久她的生日会上,Josh突然然出现并送上的一曲”You raise me up”,这使她感动得流泪,并给了Josh一个脸颊上的吻。
       有人说Josh在Ally McBeal的两次出现偷走了美国的心,这当然有一部分是因为Ally McBeal的高收视率,但是Josh的演出和演唱才更具决定性(虽然我没看过,不过可以用想象的啦!)”Actor or singer?”应该是那时很多美国人的疑问,于是就有了”You’re still you”之后8000多封电子邮件询问的记录。后来”To where you are”所掀起的热潮也不足为奇,首先Josh是被“请回”第五季的,自然大家都期待着他,另外这又是一首那么特别的歌,在一个那么特殊的时期。对于Josh来说这也是段美好的经历,同时也是对于他未发行的专辑“Josh Groban”最好的宣传。
       一起收录在这张专辑里的,还有那首对Josh影响巨大的“The prayer”,但是这次搭档变为了英国的人甜声也美的Charlotte Church,虽然场合不再是Grammy,而是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冬季奥运会。Josh和Charlotte在闭幕式的圣火熄灭前演唱,同时在他们面前的,一对冰上舞蹈选手在冰面上翩翩起舞,整个场景非常唯美(Josh当时只穿了一件看上去薄薄的小皮外套,希望他没觉得冷~~)
       Josh在美国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很多,性质也不同,有的是文艺典礼,有的是体育比赛,有的是公益活动,还有一些是政治场合,他在其中也会演唱不同的歌曲,自己专辑里的,配合活动的主题歌曲,甚至是在总统面前演唱国歌。他演唱的时候总是很投入,以至于经常要下台后问朋友自己的表现如何,因为全部的心思都在唱歌,已经不记得别的了。可能因为Josh悲伤的歌曲多一些,所以唱歌的时候Josh总是很深沉的样子。但是在采访中,尤其是和David一起录制专门给歌迷的片段时,Josh善谈,幽默而且非常非常亲切,从不刻意掩饰什么。他对Fans的照顾,和他的声音拥有相同的特质)——有超越他年龄的宽厚和稳重,同时又带着年轻浪漫的温情。
       2003年的11月,Josh的第二张专辑”Closer”发行了。美国的各大电视台各个电视节目中又开始频繁出现Josh的身影。
       这张专辑的班底完全称得上精英荟萃,最重要的是,可以听到Josh的成长,从他参与的创作中了解他对音乐的感悟。“Closer”理所当然地在全球热卖,发行以来长期停留在Billboard的前10位,当然也曾经成为冠军,这也为22岁的Josh创造了记录。2004年,Josh的全球个人巡演也开始了,Josh的音乐将传播到除美国以外越来越多的地方。
       生活好象改变了,现在在美国,Josh面对警卫时可能再也不需要通行证了,因为几乎每个美国人都知道他。Josh再不是以前那个羞涩的学生了,也有了漂亮的女朋友,事业蒸蒸日上,但他仍也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喜欢摇滚和电子乐,最喜欢的事情是打架子鼓,是个网虫,而且他还是和家人住在一起。
       David说过他相信Josh。很年轻的时候就成名,往往导致两种极端后果,David相信Josh已经从中学到了积极的一面。这一点,每一个对Josh稍有认识的人都有体会,他绝没有任何一个像他一样年少成名的歌手身上所带的不良习气,也不像他们其中有些人一样被早早到来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他还是原来那个笑容灿烂真诚,喜欢说笑话做滑稽动作的Josh,没事的时候情愿在家里看电影或者看动画片,而不会上街惹事招摇;至今,对待歌迷还是像朋友一样。
       尽管现在Josh在全世界,在中国还不算很红,但是David就预测说,在今后的5年里,将是Josh的世界。当然人们说起Josh的名字,大家都不会想起其他的人,而唯一的名字就是:Josh Groban。
       (今天音乐课听了他的歌,喜欢上了,让袁胜雄帮忙买了!呵呵!期待in’)